夏洪波:不确定环境下,品牌营销新范式
日期:2025-09-29
分享:
以下内容根据夏洪波先生在9月25日美兰德主办的2025中国传播创新趋势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。
电视机是一件家具
三星电视机曾经面临很大的增长瓶颈,当时企业试图通过增加功能、提高品质等方法寻求改变,结果都不奏效。后来的一项研究洞察发现,消费者最看重的是,希望电视机更美观、时尚,与整个房间以及室内的其它物品更加协调一致。
企业领悟到,电视机不仅仅是一件电器,它在家庭中还扮演一个重要角色:家具。于是,三星远赴欧洲找到顶级家具设计师,为电视机进行视觉设计,抛弃了四四方方的外观线条,推出了弧线屏幕设计,还把电视机挂到了墙上,把扬声器、按钮等碍眼的东西也都统统隐藏到看不见的地方。三星电视机真的像一件家具摆在家里了。
结果是,产品畅销,企业重拾增长,五年内市场占有率翻了一番多。
这一变化的本质是什么?是思维的变化,是从企业思维到产品思维改变。从企业角度看,电视机就是一件电器产品,但换位消费者视角,电视机是一件家具。
底层逻辑:回归消费者
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很早就给企业下过一个经典定义:“企业就是创造消费者”,现代营销学大师科特勒也曾经说过:“营销就是满足和创造消费者价值的全过程”。消费者思维是企业营销乃至一切活动的起点和终点,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是营销的底层逻辑。
在今天经济不景气的当下,我理解营销创新,不是追求更多更新的营销手段、营销花样,而是彻底回归营销本质,那就是回到原点,重新审视消费者需求,为消费者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。
“退潮了,才知道谁在裸泳”。回归本质,回归营销的本来面貌和底层逻辑,回归消费者,这就是今天的营销新范式。这种新范式不是创造了什么“新”,准确说是回归,应该是“真范式”或者“本真范式”。
这些底层逻辑,不仅对企业,对媒体也同样适用。今天的媒体营销同样需要彻底回归客户,为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。这方面媒体还有很大的机会空间。比如媒体广告产品设计,我看到绝大多数媒体还是站在媒体视角,运用媒体思维,做媒体资源设计,而不是站在客户角度做解决客户问题的媒体产品设计,比如“双11”马上来了,企业最关心的今年“双11”产品如何卖得更好,那么媒体能否设计一个助推企业“双11”销售的媒体产品呢,让自己的这个媒体产品成为企业“双11”营销不可或缺的一环,如果这样,每一个媒体产品都能解决客户某一方面的问题,为其创造价值,我想我们的媒体经营也许不会这么难。
不确定环境下的新营销范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新营销模式、新传播模式和新沟通模式。
新营销模式:从消费者到企业
企业的营销模式大致可归为两大类。
一类是BTC(Business to Consumer)模式:从企业到消费者。具体表现为,营销从产品出发,一手做渠道,一层层把产品铺下去,一手做广告,打品牌,是纵向的漏斗营销模式。这是传统营销模式。
另一类是CTB(Consumer to Business)模式:从消费者到企业。具体表现为,营销从消费者出发,先发展一部分种子消费者,一窝窝、一层层扩散,最终打开一个市场,是立体织网式的消费者扩散模式。这是新营销模式。
今天是消费者主权时代,面对极大丰富的产品,以及极大丰富的媒体和信息,商家很难左右消费者的购买决策。特别是经济不景气的当下,消费者购买会更加理性、谨慎。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,企业必须运用新营销模式,一切从种子消费者出发,发展早期消费者,再一步步扩散,最终打开主流市场。
新传播模式:人际传播和圈层传播为主战场,大众传播策应
上述两种营销模式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模式也大不相同。
BTC传统营销模式是“知名度--美誉度--忠诚度”。先打品牌知名度,广泛触达目标人群,再在部分人群中建立美誉度,最后在购买人群中建立忠诚度。这种“高举高打”的品牌传播模式越来越行不通。
CTB新营销模式正好反过来,是“忠诚度--美誉度--知名度”。它从第一批消费者入手,先建立种子消费者的忠诚度,通过口碑传播、圈层传播等影响圈层人群,建立美誉度,然后再打品牌知名度,破圈,影响更加广泛的目标人群。
在新营销模式下,品牌传播需要以人际传播和圈层传播为主战场,识别出具有扩散能力的种子消费者,并推动其线上线下圈层传播,同时运用大众传播建立品牌认知和破圈传播,策应目标消费者扩散。
没有一种媒体是万能的,每一种媒体在解决客户问题上都有自己的能力专长和边界。在新传播模式下,广电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“信任背书”价值,其实任何企业、任何品牌都需要“信任背书”,另一个是“信源”价值,客户以此可以开展有效的内容营销等非中心化传播,这是目前品牌营销的价值洼地和趋势。这两方面的独特价值可以为广电媒体的商业化发展创造巨大空间。
新沟通模式:不是说服是赋能
米其林不仅是一个知名的轮胎品牌,它还是高端餐厅标准的制定者。米其林品牌成功的秘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。早在100多年前企业推出一本小册子《米其林指南》,内容主要是对驾驶者进行路线指引,以及旅途中有哪些沿途的餐厅、加油站、汽车维修点、旅行景点,以及如何更换轮胎等,这本手册在修理厂和轮胎经销店免费发放。这本手册完全是一份旅行生活指南,没有任何推销米其林轮胎的文章,更没有广告,但是它获得了大量的米其林用户。
这就是米其林与消费者的沟通之道: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信息,赋能消费者。不急于推广销售产品,反而获得了大量消费者,产品畅销了,也成就了伟大品牌。
今天的消费者是主权消费者,品牌应该为消费者全生命周期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信息、技能,以及情绪、情感、精神认同等。不要说服要赋能,不要强推要助推,真诚、尊重、帮助、平等、对话、交流、轻声细语,应该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正确姿势和关键词。
香港机场有两则香港城市形象广告。一则是下飞机出关时看到的“欢迎莅临香港”,另一则是出关时看到的用各国语言书写的“再见”广告牌。
消费者不是外人,消费者就是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。“真诚,如朋友般”,也许与消费者沟通就是这么简单。